07月26日,全球醫械巨頭3M公司宣布,將把醫療保健業務分拆成一家獨立的上市公司,從而使兩家世界級上市公司處于有利地位,可以實現各自的增長計劃。新3M仍將是全球領先的材料科學創新者,為一系列工業和消費終端市場的客戶提供服務。
而 3M Health Care 將成為全球領先的多元化醫療技術公司,專注于傷口護理、醫療 IT、口腔護理和生物制藥過濾;分拆預計2023年年底完成。據悉,新的醫療公司年產值約9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600億元),2021年銷售收入為86億美元。此次分拆將使新公司可以更好的進行醫療保健創新并創造長期價值,分拆后3M 將保留新公司 19.9% 的股份,并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貨幣化。
明尼蘇達礦務及制造業公司(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簡稱3M公司),創建于1902年,總部設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圣保羅市。從成立之初的采礦到制造砂紙,逐步多元化,一步步發展成為世界著名的產品多元化跨國企業,至今已有120年的歷史。
目前3M涉及的領域已覆蓋工業、化工、電子、電氣、通信、交通、汽車、航空、醫療、安全、建筑、文教辦公、商業及家庭消費品等多個行業;100多年來公司開發了近數萬種產品,從家庭用品到醫療產品,從運輸、建筑到商業、教育和電子、通信等各個領域。其已在 70 個國家/地區開展業務,在 200 個國家/地區進行產品銷售,另外3M還是第一家中國第一家外企獨資企業,早在1984年便已開始進入中國。
在醫療領域,1960年推出的3M Micropore? 手術膠帶,即第一款防過敏膠帶,是 3M 醫療保健業務成功的關鍵。?目前3M醫療保健業務主要服務于醫療診所、醫院等,提供包括醫療和外科用品、皮膚健康和感染預防產品、口腔護理解決方案(牙科和正畸產品)、健康信息系統、吸入和透皮給藥系統以及食品安全等在內的產品和服務。
總體上,3M公司的醫療保健業務所提供的產品超1200種。包括急性傷口護理,皮膚完整性和消毒端口保護產品外,醫用膠帶、敷料、傷口閉合產品和矯形鑄造材料。以及各種手術單、面罩和耳塞、電極、聽診器,以及用于預防手術環境中體溫過低的絕緣保溫設備和患者保暖解決方案,其他產品還包括藥物遞送系統(例如計量吸入器、透皮貼劑等)。
口腔護理解決方案包括修復劑、粘合劑、涂飾和拋光產品、牙冠、印模材料、預防性密封劑、專業牙齒增白劑、預防和正畸矯治器等。與此同時,公司還開發和銷售用于醫院編碼和數據分類的計算機軟件,并提供相關的咨詢服務。
對于此次分拆,3M 首席執行官 Mike Roman 表示:“嚴謹的投資組合管理是我們增長戰略的標志。我們的管理團隊和董事會不斷評估最能推動長期可持續增長和價值的戰略選擇。剝離我們的醫療保健業務的決定將導致兩家資本充足的世界級公司,有能力追求各自的優勢領域。”
作為分拆的一部分,3M 將保留與醫療保健無關的訴訟的所有責任,包括與 Combat Arms Earplugs 相關的法律訴訟。另外,在這之前3M分拆了食品安全業務與食品安全檢測公司Neogen合并,預計將于今年9月完成。
在宣布分拆的同時,3M公司還公布了其2022年第二季度財務業績。
該公司公布的利潤為 7800 萬美元,即每股 14 美分,截至 6 月 30 日的三個月銷售額為 87 億美元,與 2021 年第二季度相比,銷售額下滑 2.77%,利潤下降了 94.9%。
經營現金流為 11 億美元,同比下降 40%,而調整后的自由現金流為10 億美元,同比下降 41%。
剔除部分項目后,3M 的每股收益為 2.48 美元,比華爾街分析師預測的每股收益為 2.45 美元和銷售額為 85.8 億美元的華爾街高出 3 美分。
其中3M 的醫療保健部門報告第二季度銷售額為 21.79 億美元,略高于 2021 年第二季度報告的銷售額 21.65 億美元。
分拆前總裁退休
另外,在宣布分拆前,其醫療保健業務集團總裁Mojdeh Poul已于2022年7月1日退休。Poul的3M職業生涯始于2011年,當時她加入醫療保健業務集團,擔任關鍵和慢性護理解決方案部門的全球營銷副總裁。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她擔任食品安全和感染預防業務的全球領導職務,并于2016年被任命為3M加拿大總裁兼總經理,然后于2018年被任命為3M的安全與圖形業務集團的執行副總裁。
Mojdeh Poul
自2019年開始,Poul便一直領導3M的醫療保健業務集團,通過醫療解決方案、口腔護理、分離和凈化科學、健康信息系統和食品安全業務為全球醫療保健行業提供服務。自2021年2月起擔任公司董事;所領導的3M醫療保健集團在2021年營收超過90億美元。
在Poul退休后,3M消費者業務集團總裁Jeff Lavers將臨時接任醫療保健業務集團總裁在公司尋找新的集團總裁期間,Jeff將領導醫療保健集團。Jeff Lavers于1987年加入3M。曾擔任3M所有多個業務集團的領導職務,包括醫療保健、運輸和電子業務、消費者業務。2020年8月,Jeff Lavers上任消費者業務集團執行副總裁,隨后成為消費者業務集團首席執行官。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短短一年多時間里,已有多個醫械巨頭宣布拆分,包括GE、強生、博士康、BD、奧林巴斯、捷邁邦美等外企,而在國內微創、威高、樂普等也不斷分拆業務上市。
GE-三大品牌
7月18日,GE發布了其計劃通過分拆組建的三家全球領先的投資級上市公司的全新品牌標識。這三家公司將分別聚焦醫療、能源和航空三大增長型行業板塊。
GE醫療業務將啟用新名稱GE HealthCare;GE能源業務,包括可再生能源、發電、數字業務和能源金融服務,將合并且使用新名稱GE Vernova;GE Aerospace將是GE航空業務的品牌名稱。三家新公司將持續受益于GE約200億美元的品牌價值和全球知名度。
值得關注的是,GE醫療業務在完成拆分后,將以“GEHC”為股票代碼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上市。通過在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上市,GE HealthCare將受益于納斯達克以創新、技術為主導的上市公司市場形象,特別是在醫療領域。
強生-專注于藥械
2021年11月,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宣布,將把藥品、醫療器械業務和其消費者保健業務(泰諾、邦迪、撲熱息痛)分拆,同時成立兩家上市公司。公司表示,在分拆后專注于醫藥和醫療器械的新強生依然為全球最大、最多元的醫療衛生公司。
此次的分拆是把高利潤率但風險更大的處方藥和醫療器械部門,與增長趨緩的消費者業務部門分開。整個分拆的過程大約會花18-24個月。
此外,在今年3月強生還宣布旗下的醫療器材業務(Johnson & Johnson Medical Devices)在全球范圍內正式更名為“強生醫療科技”(Johnson & Johnson MedTech)。這一全新的身份,標志著強生醫療將真正轉型成為一家以病患為中心、以業務成長為驅動的創新型企業。
博士康-拆分博士倫已上市
2020年8月份,博士康表示剝離博士倫以獨立公司運營。有消息稱,獨立后博士倫估值200億至300億美元。在眼科領域該估值一度逼近眼科全球老大愛爾康,或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眼科器械公司。?
2022年5月6日博士倫登陸紐交所,且同步登陸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成功實現雙重上市,成為今年美股最大IPO之一;同時公司或將于2023年從母公司(博士康)完成分拆。
奧林巴斯-專注醫療設備
2022年4月,奧林巴斯宣布其旗下科學事業部已經完成拆分轉制給全資子公司 Evident Corporation(“Evident”),總部位于日本的全資子公司Evident 繼續在奧林巴斯旗下獨立運營。奧林巴斯表示,公司將以Evident這一嶄新的形象,繼續為廣大客戶提供專業的行業解決方案。
針對拆分,奧林巴斯表示,重組將賦予科學事業自主權和敏捷性,以快速、更靈活地響應生命科學和工業客戶的需求。
事實上,擬議的拆分曾于 2021 年 6 月首次宣布。而在2020年6月,奧林巴斯曾出售相機業務。彼時,奧林巴斯的相機業務在智能手機的沖擊下大幅縮減,其2019年的相機業務同比下跌10%。不過,其醫療業務收入卻連續三年創歷史新高,醫療器械的銷售額棲身全球TOP15,高端胃鏡市場份額達到七成左右。
而近兩年幾次拆分非醫療業務部門也引發了行業的猜測。對此,奧林巴斯也表示,希望借此整合資源,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到醫療設備之上。
捷邁邦美-拆分脊柱和牙科業務
2021年9月中旬,全球骨科巨頭Zimmer Biomet(捷邁邦美)宣布,其脊柱和牙科業務的分拆計劃將被稱為 ZimVie。
公司表示:合并的脊柱、牙科和骨骼愈合業務的毛利率略低于公司整體平均水平。分拆后,捷邁邦美將繼續成為骨科細分市場的領導者,包括總市場為435億美元的膝關節、髖關節、運動醫學、四肢和創傷 (SET) 以及顱頜面和胸科 (CMFT)等領域。
2022年3月1日,ZimVie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完成從Zimmer Biomet的拆分。
微創-已拆分6家公司上市
作為一個擁有萬億市值基因的公司,近年微創集團開始不斷拆分子公司上市,現今“微創系”旗下微創醫療、心脈醫療、心通醫療、微創機器人以及微創腦科學已上市。此外,近日微創電生理也已經IPO過會”。
威高-“中國血透之王”
2022年6月10日,器械之家獲悉山東威高血液凈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威高血液凈化”),已提交《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各類股票及股票派生的形式)審批》材料。
一旦獲得受理,就意味著威高血液凈化或很快就可以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此前有外媒報道,威高血液凈化已經選定華興資本、華泰證券、花旗作為其聯席保薦人,最快將在本月遞交上市申請,計劃集資5億美元。并且據報道指,威高血液凈化最近完成的一輪新融資募資15億元人民幣,而公司亦有意在港股上市后,再在內地A股上市。
這也是繼威高股份2004年港股上市、分拆骨科威高骨科科創板上市之后,威高集團再度謀劃旗下企業上市,且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此次繼續分拆血液板塊上市外,威高股份同樣有意分拆旗下愛瑯醫療器械上市。
樂普
2022年2月23日,樂普生物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該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聚焦于腫瘤治療領域的生物醫藥公司。根據招股書披露,樂普生物本次為根據上市規則第十八A章于港交所上市,本次IPO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核心產品開發及注冊、臨床試驗的推進、擴大產品研發管線等。?
在這之前,2022年1月樂普醫療子公司樂普心泰醫療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普心泰醫療”)于1月14日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中金公司擔任獨家保薦人。另外2020年底,樂普醫療擬分拆樂普診斷向上交所科創板申請上市,后于去年6月終止上市計劃,樂普醫療高管表示公司將進一步整合融合各大業務板塊。
近年,醫械行業似乎掀起了分拆大幕,越來越多的巨頭開始專注于在醫療健康領域的發展,對醫療器械的未來充滿看好。而3M此次拆分再次證明了這一趨勢,據了解2021年醫療保健業務已占據其總公司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其該業務增速比其他業務高。分拆或許能給其醫療保健部門 3M Health Care帶來更好的發展,以創造長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