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反腐繼續深挖。
01
中紀委點名,醫療領域新型、隱性腐敗
4月23日,中紀委發布要聞《四川以提升辦案能力為抓手精準查處隱形變異腐敗問題》,其中點名醫療領域的新型腐敗、隱性腐敗。
據悉,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委巡察組在巡察中發現,敘永鎮中心衛生院違規購買醫療設備,但并未有效發現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情況。經分析研判,巡察組及時將問題線索移送縣紀委監委。
瀘州市敘永縣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指出:“我們聯合審計、市場監管等部門展開全面摸排,發現該衛生院違規購買醫療設備的資金來源存在異常,通過對資金溯源循線深挖,最終查明某醫用設備有限公司原銷售員陳某與敘永鎮中心衛生院原院長羅某某存在大額異常資金往來。”
陳某將行賄錢款存入自己名下的一張銀行卡中,并將其交由羅某某保管使用。羅某某支取該銀行卡中的錢款用于日常開支和購車、購房,且車、房均由他人代持。最終,羅某某受到開除公職處分,因受賄罪、洗錢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5萬元。
上述文章談到,新型腐敗、隱性腐敗是當前反腐敗斗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
針對新型腐敗、隱性腐敗呈現的腐敗主體隱匿化、犯罪手段信息化、權錢關聯割裂化等特點,四川深化數字賦能,堅持省級統籌、全省共建、各地共享,強化大數據監督。全面整合日常監督、巡視巡察、審查調查等業務數據,有序引入審計、公共資源交易等政務數據,實現信息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共用,基于業務場景搭建定制化監督模型,通過過濾篩查、比對分析、智能預警等功能,快速、精準、有效發現問題。
多地出重拳
打擊隱形醫療腐敗
《中國紀檢檢察》雜志4月17日文章《從地方實踐看醫療衛生領域腐敗問題治理》中指出,醫療衛生領域違紀違法環節集中。由于醫療行業相對封閉、專業性強,違紀違法問題集中在醫保基金、補助資金使用,藥品、醫療設備、耗材采購及工程項目承攬等環節。
此外,“關鍵少數”涉案較多。藥品、醫療設備、耗材采購等重要決策權大都集中于“一把手”,因此很容易成為被“圍獵”對象。科室主任等中層干部在某一專業領域長期深耕,成為本領域技術專家,對本單位的藥品、器械評價和使用起到重要作用,且更易得到患者信任,容易出現以權謀私現象。
一些醫療領域的腐敗手段隱形變異,如以考察、學習等名義安排境內外旅游,以給付技術服務費、咨詢費、顧問費等名義處理各種費用,通過中間人層層偽裝行賄受賄。
對于各類隱形變異的腐敗手段,國家及地方層面已有動作。
3月20日,中紀委發布《深度關注| 破除“障眼法” 揭開“隱身衣”》一文,其中指出,一些行賄人送禮的手段升級、花樣翻新,有的以講課費、課題費、咨詢費、評審費等名義變相送禮、拉關系,背后隱藏著權錢交易,需要高度警惕、及時糾治。
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紀委監委在監督檢查中發現,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部主任陳某在負責門診管理、臨床診療等工作期間,接受藥品供應商邀請,違規參與相關公司組織的“學術交流會議”,并接受相關公司以講課費、勞務費名義給予的財物。最終,陳某受到嚴肅處理,違法所得予以沒收。
4月3日,中紀委官網發布《貴州通報8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其中指出,黔西南州人民醫院原黨委委員、副院長李某學違規收受禮品,以講課費等名義違規收受禮金問題。
2013年至2023年,李某學多次違規收受醫藥代表所送各類酒水34瓶,折價共計2.26萬元;多次違規收受醫藥代表以贊助參加學術會議、講課費等名義所送禮金2.4萬元。李某學還存在其他嚴重違紀違法問題。2024年5月,李某學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不難看出,當前對于醫療領域腐敗問題的整治力度依然未有減弱趨勢,并且更加細化、深挖。監督檢查的專業隊伍采用多樣化手段,深入梳理各類問題線索,使醫療腐敗無處遁形。
數據顯示,2024年間,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在金融、國企、能源、煙草、醫藥、體育、基建工程及招投標等關鍵領域持續深化反腐工作,全年共立案87.7萬起案件,對3.8萬人實施留置措施,給予黨紀政務處分的人數達到88.9萬,其中醫藥領域涉案人員達6萬。
2025年,醫療反腐還將繼續,新型、隱性醫療腐敗行為將面臨更為深入的嚴查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