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2025年3月公立醫院共發布了50套以上磁共振中標結果公示, 以項目金額計算其中九大MR采購項目如下:除了上述九個項目以外,3月四川省人民醫院就其磁共振采購項目開展公開招標,項目總預算達 5700 萬元,計劃采購 1 套 5.0T 磁共振與 2 套 1.5T 磁共振。中標公告顯示,聯影的磁共振設備成功中標全部 3 套設備,中標總價為 5695萬元,其中,聯影 uMR Jupiter 拿下 5.0T 磁共振項目,在該項目中uMR Jupiter具體單價未公布。數據顯示,2025年3月共成交97臺磁共振設備,數量與去年同期持平。中標項目總金額約18.3489億元人民幣。而25年3月正值國務院發布《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一周年,在上述政策的影響下,國內醫療設備市場出現了怎樣的變化?哪些細分領域最為收益?請看我們的詳細分析。
在上述十大公立醫院采購項目中,uMR Jupiter獨中三元。資料顯示,聯影uMR Jupiter 5T是世界首款5.0T人體全身磁共振系統,采用業內首創的5.0T超高場強設計,已獲得NMPA、FDA及歐盟MDR認證,是全球唯一三證齊全的全身人體臨床超高場磁共振。再結合整個三月的主流MR品牌型號中標情況來看,西門子醫療和GE醫療的標訊數量最多,均有11條。其中,西門子醫療的MAGNETOM VIDA和 MAGNETOM MICA一直是市面上的主流型號,在3月的中標數量上名列前茅。MAGNETOM Vida 3.0T 70cm大孔徑磁共振是全球先進的臨床科研型磁共振;MAGNETOM Mica 1.5T則是通過國智創新的本土研發,推出的業內首臺5G磁共振。GE醫療的SIGNA Architect AIR是高端科研型3.0T磁共振, 共4條標訊。數據顯示,2025年3月共成交97臺磁共振設備,數量與去年同期持平。中標項目總金額約18.3489億元人民幣。
值得關注的是,自2024年3月7日,國務院發布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來,已過去整整一年。該政策要求,到2027年,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據眾成數科統計,在上述政策發布一年內,共出現兩波設備更新項目審批高峰,分別是政策發布后的4月至6月,以及2025年的2至3月。一年內合計批復設備更新項目380項,已披露預算金額達94.21億元。從地區上看,截至3月9日江西省的醫療設備更新項目預算金額最高,達160.3億;黑龍江省的項目數量最多,達122個。數據來源:醫裝數勝,方格內顏色深淺表示該省份采購意向中該產品的采購頻次排名,顏色越深,采購頻次排名越高,只標記各省前三。
從設備更新設備類別來看,超聲設備是采購頻次最高的品類,其次是CT、DR、MR和各類內窺鏡。
那么,在設備更新政策的影響下,國內醫療設備市場的整體變化情況如何?
2024年國內公立醫療機構醫療設備采購整體及縣域市場規模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眾成數科
據眾成數科測算,2024年國內公立醫療機構醫療設備采購整體市場規模超1424億元。其中,一季度市場規模251.95億元,同比下跌48.4%。
然而,隨著國家財政資金補貼于2024年9月左右陸續下發,采購市場被徹底激活,2024年四季度市場規模達554.17億元,同比增長躍升至16.5%。
且上述增長勢頭在2025年得以延續。
數據來源:眾成數科
在新增項目方面,2025年開年的項目批復出現小爆發,結合2024年設備更新項目招標的經驗來看,今年年初立項的大批設備更新采購項目可能會集中在三、四季度大規模落地。
2025年1-2月國內公立醫療機構醫療設備采購市場規模及同比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眾成數科
在市場采購方面,2025年1月,整體市場規模同比增長38.4%;2025年2月,整體市場規模同比增長更是激增至75.7%。
國內公立醫療機構醫療設備采購縣域市場規模及同比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眾成數科
在備受關注的縣域市場,據眾成數科測算,2024年一季度國內縣域市場規模僅為68.89億元,同比下跌62.0%;但到了四季度,市場規模躍升至131.64億元,同比增長6.8%。
考慮到縣域的設備更新采購項目推進速度較城市地區較慢,在采購意向階段積壓了大量項目,而2025年是縣域醫共體建設的關鍵年。
政策要求到2025年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力爭全國90%以上的縣(縣級市,有條件的市轄區可參照,下同)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人財物統一管理、權責清晰、運行高效、分工協作、服務連續、信息共享的縣域醫共體。
預計今年,2024年積壓的大量縣域醫共體設備更新項目有望密集啟動,大批量、多種類的中高端醫療設備招標采購將在縣域市場爆發。后續,我們也將持續觀測國內醫療設備市場,為讀者帶來市場行情的最新動態。
聲明:本文僅作信息傳遞之目的,僅供參考。本文不對投資及治療構成任何建議,請謹慎甄別。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為保障雙方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如有平臺轉載本篇文章,須自行對該篇文章負責,醫療器械創新網不對轉載引起的二次傳播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