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近1億美元C輪融資,刷新亞太地區醫械融資紀錄
2025年03月03日 18:41

近日,創新醫療器械企業帕母醫療宣布完成近1億美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啟明創投和老股東禮來亞洲共同領投,現有投資人奧博資本(OrbiMed)、高榕創投超額追加投資。高榕創投曾于2021年投資帕母醫療,并在后續兩輪融資中持續加注。
本次募資將主要用來推動帕母醫療的全球臨床、海外業務及戰略發展規劃。
帕母醫療指出,本輪融資兩次超募,是近年來亞太地區創新醫療器械領域最大規模的市場化融資,意味著頂尖投資機構對帕母醫療國際化戰略和專業能力的信任。
帕母醫療創立于2013年,專注于為肺高壓和心衰領域提供突破性療法,提升患者的生命復原力。作為寫入國際指南的中國原創器械領航者,帕母醫療憑借其深厚的臨床資源,專注于突破性技術的科學探索及國際視野的商業化開拓,力圖在心衰不同階段創造更優的解決方案以期延緩和改善心衰患者的疾病進展,以科技創新力量構建心衰行業治療新格局。
帕母醫療核心團隊由一批在心肺領域擁有深厚專業知識和豐富臨床資源的專家組成。帕母醫療董事長、執行主席兼總裁Cynthia Chen曾任職于世界衛生組織(WHO)瑞士日內瓦總部及美敦力中國。帕母醫療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連佳(Jessie Lian)曾任職于美國強生公司、嘉德諾,后擔任美國康蒂思醫療器械公司亞太總裁兼中國總經理。憑借著豐富的行業經驗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帕母團隊聯合頂尖的心肺領域醫生開啟了該領域開創性的探索。
帕母醫療的原研核心技術及產品“經皮肺動脈去神經術(簡稱PADN)”系列導管和主機是全球首個中國率先獲批的肺高壓微創介入療法產品。肺高壓(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發展嚴重會引起心衰和死亡,被稱為“心血管中的癌癥”,且治療手段非常有限,目前以藥物為主。PADN用射頻消融術阻斷肺血管內膜交感神經,從而有效降低肺動脈壓力,延緩疾病進程。
過去8年,帕母醫療PADN相關臨床試驗每一年都登上全美心血管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峰會——美國經導管心血管治療學術大會(Transcatheter Cardiovascular Therapeutics,TCT),發表超過15篇心血管頂刊論文,包括但不限于JACC、EuroInvervention、JACC HF等,這標志著這項中國原創技術已經逐步獲得世界肺高壓治療學術界和臨床界的肯定。
2024年10月,帕母醫療一行受邀在美國梅奧診所(Mayo Clinic)完成了關于帕母醫療的PADN的首次北美臨床培訓。作為國際上享有盛譽的頂尖醫療機構,梅奧診所已經連續六次被《新聞周刊(Newsweek)》評為全球第一醫療機構,也是世界上采用新型醫療手段與技術的領先者。帕母醫療此行,意味著正將“中國方案”推向全球醫療創新高地。這也是歷史上首次“中國團隊、中國PI、中國方案”一同進入梅奧診所。
除了在中國商業化進程如火如荼地開展,帕母醫療在全球還有多個正在進行的臨床項目。在中國,針對慢性心衰合并2型肺高壓適應癥的大型注冊臨床,正在與30多家頂級三甲醫院合作進行中,目前即將收尾。在歐洲、亞洲多家頂尖醫院和研究機構的支持下,PADN治療慢性心衰合并2型肺高壓的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入組順利,已入組和即將入組的中心覆蓋葡萄牙、意大利、瑞士、希臘、塞爾維亞、格魯吉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同時,兩項FDA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也即將在美國展開。
帕母醫療團隊表示:“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國技術DeepSeek橫空出世,展現出全球影響力。而在醫療器械領域,帕母醫療則致力成為中國醫療器械創新崛起的代表。過往,中國醫療器械企業學習國外醫療技術,只能亦步亦趨地跟跑,而現在中國醫療器械企業站在創新的源頭,在肺高壓及心衰的非藥物治療、介入治療領域引領全球的發展方向。帕母醫療打破了中國器械企業出海以經銷商和渠道合作商業化為主的傳統模式,讓來自中國的創新技術和產品逐步走向國際舞臺。”
高榕創投合伙人楊昆表示,“祝賀帕母醫療在2025開年逆勢完成新一輪融資,這也是高榕連續三輪堅定陪跑。”
“作為中國原創醫療器械公司和PADN術的開創者,帕母醫療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跑出令人驚喜的加速度。產品不僅獲得NMPA批準上市,成為中國首個First-in-Class的原創肺動脈高壓醫療器械,開啟了商業化之路;同時高效推進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也將獲得歐盟CE、美國FDA等更多醫療市場的準入認證。帕母的出色進展和臨床認可,也彰顯了真正有全球創新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中國治療方案以及原創器械,完全有實力推向全球醫療創新高地。我們期待陪伴帕母團隊繼續將突破性療法推向全球,造福更多心衰和肺高壓患者。”
聲明:本文僅作信息傳遞之目的,僅供參考。本文不對投資及治療構成任何建議,請謹慎甄別。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為保障雙方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如有平臺轉載本篇文章,須自行對該篇文章負責,醫療器械創新網不對轉載引起的二次傳播負責。
本文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我們轉載此文出于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