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據日立有限公司(“日立”)和日立亞洲有限公司新聞稿宣布,已向新加坡國家癌癥中心(“NCCS”)交付一臺質子治療系統,截至2023年8月11日,NCCS已使用該系統完成了首例患者治療,這標志著日立第一個質子治療系統在東南亞開始治療。
據了解,2016年,日立獲得來自NCCS的質子治療系統訂單,該訂單還包括10年的服務和保修合同。該系統安裝在NCCS新大樓的地下室,地上24層,由五個治療室組成,其中四個有旋轉臺架,一個有固定射束,配備了用于質子治療(RGPT)的實時圖像門控系統,利用先進的點掃描技術,以治療因呼吸而運動的高精度照射形狀復雜的腫瘤。
NCCS是領先的國家和地區三級癌癥中心,擁有治療癌癥的專家。今年5月18日正式開放了新NCCS大樓以增加容量和設施,專門用于癌癥治療、康復、研究和教育。根據NCCS官網介紹,自2023年6月開始運營以來,已經治療了26名患者,9歲的Reon Theodore Tan是第一個在該中心接受質子治療的兒童患者,他在2023年初被診斷患有顱咽管瘤,這是一種良性腦腫瘤。從7月31日到9月12日,Reon接受了30次質子治療。如今,對于已經回到學校的Reon來說,生活幾乎恢復了正常。
腫瘤放療“皇冠上的明珠”
現代抗腫瘤治療的主要手段包括手術、藥物和放射治療三大類。其中,質子治療代表了放射治療技術的制高點,被稱為腫瘤放療“皇冠上的明珠”,由美國科學家于20世紀40年代提出,并在21世紀初得到快速發展。質子擁有被稱作“布拉格峰”的特殊的劑量傳遞特性,通過控制布拉格峰區域,可以輻射劑量傳遞到腫瘤本身,而不會有任何超出腫瘤的出射劑量。質子治療為醫生提供了提供高度塑形光束的能力,即提供符合腫瘤形狀和深度的輻射,而不損傷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組織。
全球質子治療競爭格局
根據國際粒子治療協作委員會最新數據,到 2022 年底,全世界有超過 360,000 名患者接受了粒子治療。其中,約 311,000 名患者接受了質子治療。有數據統計,全球質子治療市場在 2019 年達到 6.716 億美元,預計到 2024 年將達到 12 億美元,2019-2024 年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 (CAGR)約估 為 13.1%。
隨著質子重離子技術的不斷進步,目前世界各國都在競相發展質子重離子放療技術基礎與臨床研究工作。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因起步早、技術成熟,已走在全球質子重離子治療的前沿,其他國家和地區也都紛紛跟進。
根據國際粒子治療協作委員會(The Particle Therapy Cooperative Group,PTCOG)匯總統計:截至2022年3月,全球共有20個國家/地區的108家在運營的質子重離子治療中心,其中質子治療中心95家,重離子治療中心7家,質子/重離子治療中心6家。按地域劃分,北美共有41家中心,歐洲34家,亞洲33家。
美國的羅馬琳達大學醫學中心(Loma Lind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LLUMC)在1990年建成了國際上第一臺專門為醫學治療設計的質子放療中心。隨后,MD Anderson癌癥中心在2006年率先研發使用了筆形束質子治療和調強質子治療(IMPT)。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News & World Report)公布的2021-2022全美最佳腫瘤專科醫院排名前15位的醫院中,共有8家醫院擁有質子治療中心。
日本是世界上擁有最先進、最多的質子和重離子治療專用設施的國家之一。1993年日本國立放射線醫學綜合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of Radiological Science,NIRS)在千葉縣建造了重離子醫用加速器(Heavy-IonMedical Accelerator in Chiba, HIMAC),1994年起開始重離子放療臨床試驗,是全球最早建成并運營的重離子醫院。
此外,德國、英國、俄羅斯、意大利、法國、韓國等國家均建有質子或重離子治療中心。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了質子重離子中心的策劃和建設,2000年代北京中日友好醫院開始籌建質子放療中心,后來由于資金短缺而夭折。隨著上海質子重離子醫院的開業運營,從2015?年開始又掀起一股投資建設質子醫院的新浪潮。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包括臺灣地區)目前已啟用的粒子中心有?6?家。
全球主導質子治療系統設備提供商
質子治療設備是全球最大、最昂貴的醫療設備之一,受技術、成本等因素限制,全球擁有質子治療設備生產能力的企業數量較少。瓦里安、IBA在全球質子治療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三菱、Mevion、日立、Optivus等其他公司在質子治療市場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全球共有近十家質子治療設備供應商。隨著質子裝置的國產化以及質子治療市場快速發展,我國質子治療設備國產替代步伐逐漸加快,未來行業發展空間廣闊。
在質子治療領域扮演重要角色的“日立造”
日立成立于1910年,旗下的醫療產品主要包括診斷、治療和信息系統,當前這一領域的業務范圍在不斷擴大,并逐漸成為該公司主要業務之一。日本第一臺點掃描質子治療系統來自于日立,該系統于2013年1月7日開始治療患者(名古屋質子治療中心)。
日立的設備在全球的質子重離子治療領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至今為止,日本、美國、歐洲已有多家全球知名醫療機構采用了日立的離子線癌癥治療系統,憑借其高可靠性和優良的業績評價,在全球范圍內獲得了廣泛認可。
日立為享譽全球的美國德克薩斯州的MD安德森(MD Anderson)質子治療中心提供了質子治療設備,此后FDA又批準位于羅切斯特的梅奧(Mayo)質子中心安裝“PROBEAT-V”質子治療系統。該系統使用日立連續點掃描技術(DiscreteSpot Scanning technology),其研發耗制造時12年,價值大約1.9億美元。而在國內乃至亞太地區,與眾多知名醫療機構也有眾多合作及相關計劃。
2016年4月,日立與香港養和醫院簽署合作協議,雙方攜手,正式宣布引入香港地區首臺質子癌癥治療系統。在建筑整體封頂、檢測,質子治療系統安裝、調試及測試運行工作完成后,系統服務也如期進行。
今年7月26日,日立宣布已向香港養和醫療集團(HKSH)交付一套質子線癌癥治療系統,此系統已于7月11日7月11日收治了首例乳腺癌患者,預計今年年底正式營業,該系統是香港地區首套質子線癌癥治療系統。
HKSH質子治療中心是一幢獨立的4層大樓,日立為中心提供的質子線癌癥治療系統搭載了點掃描照射技術,同時配備了2間旋轉機架治療室,結構緊湊,可安裝在狹窄的城市場地,是在有限的城市場地安裝質子線治療系統的典范案例。
養和醫院作為具有超過百年歷史的知名大型民營綜合醫院,在亞洲范圍內享有盛譽。HKSH位于筲箕灣阿公巖,設有養和癌癥中心、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門診服務)以及體檢服務,是香港地區首家獨立的癌癥專科中心,提供診斷、護理、放療、化療、免疫治療及靶向治療等全方位的癌癥治療服務,并配備了磁共振模擬系統(MR Simulator)和亞洲首臺磁共振引導直線加速器(MR Linac)。中心還將設立分子病理實驗室以及干細胞治療GMP(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實驗室。
除香港養和醫院之外,2019年5月,日立與江蘇省徐州質子重離子醫院簽訂質子重離子治療系統購買協議;2021年12月,日立與和祐國際醫院簽訂質子重離子治療系統購買協議;2023年5月,臺北榮民總醫院的日立重離子癌癥治療系統開始治療患者。日立提供的這些產品和服務在全球領先的醫院中隨處可見,基于PTCOG網站上公布的截至2021年12月數據統計,超過85,000名患者接受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