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媒體消息,當地時間7月2日,美國科技巨頭微軟公司宣布了新一輪裁員計劃,預計將影響約9000個工作崗位。這也是微軟年內第二次大規模裁員。
微軟發言人表示,此次裁員人數不到公司全球總員工數的4%,涉及不同部門、地區以及各個經驗層級的員工。該公司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6月底,微軟全球員工總數為22.8萬人。
談及裁員的目的,其聲稱是為了簡化業務流程,減少管理層級,使公司在動態的市場環境中更具競爭力。“我們將持續推進必要的組織變革,確保公司和團隊在充滿活力的市場中處于有利地位,以取得成功。” 微軟發言人在聲明中指出。
這并非微軟今年首次大規模裁員。早在今年5月,微軟就已宣布在全球范圍內裁員約6000人,約占其員工總數的3%。根據微軟向華盛頓州就業官員提交的通知,6月該公司還在華盛頓州雷德蒙德總部裁員300人,5月在普吉特海灣地區裁員近2000人。
微軟歷史上裁員人數最多的一次是在2014年,當時微軟在收購諾基亞設備與服務業務后,曾大規模裁減18000名員工。此次裁員規模則是自2023年微軟裁員1萬人以來最大的一次。
今年以來,多家硅谷大型公司都進行了不同規模的裁員。例如,1月,亞馬遜證實將在北美商店部門裁員約200人,涵蓋包括自有品牌、Prime會員計劃和消費品業務部門;2月,惠普預計將削減多至2000個職位,2022年至今累計裁員約9000人;4月,谷歌被曝在安卓系統與Pixel手機業務線裁員數百人,涉及Chrome開發、硬件工程及產品管理等核心崗位。這些公司給出的裁員理由多為提升效率、優化結構、降低成本等。
有分析認為,微軟此次裁員一方面是為了應對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和成本上升的壓力,通過減少人力成本來維持利潤率;另一方面,隨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微軟也在重新審視業務布局,將資源更多地集中在核心業務和具有發展潛力的領域。
微軟目前面臨的挑戰主要體現在AI方面。此前其推出的Copilot對話助手并未能像它所投資的ChatGPT那樣受到更多認可。Gartner發布一份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123位IT高管中,僅有4位認為Copilot為他們的公司帶來了顯著價值。
不過,微軟發布的2025財年第三財季財報顯示,其營收和利潤均同比增長,且高于分析師預期。具體到業務部門來看,增長最明顯的主要是智能云部門,實現營收268億美元;Azure及其他云服務收入也同比大增33%。生產力與業務部門以及個人計算部門營收增幅不及前兩個業務部門。
截至7月2日美股收盤,微軟股價報491.09美元,較前一交易日下跌0.96美元,跌幅為0.20%。其總市值3.65萬億美元,在美股市值榜中排名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