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材聯盟集采,擴圍至新領域。
01
中醫針具聯盟集采
啟動信息填報
6月5日,廣西藥品集團采購服務平臺發布《關于開展中醫針具類醫用耗材產品信息填報工作的通知》。
通知明確,根據中醫針具類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安排,現開展中醫針具類醫用耗材產品信息填報工作。信息填報時間為2025年6月5日至2025年6月13日。
今年2月,廣西2025年全區醫療保障工作會議上已經明確,要“牽頭開展中醫針具類耗材省際聯盟集采”。
這將是中醫針具類耗材首次大規模集采,據賽柏藍器械梳理,截至目前廣西、安徽、遼寧、四川、江西、甘肅等多地已發布相關信息填報通知。
填報品種范圍包括:
(一)皮內針,包括但不限于國家醫保局醫保醫用耗材編碼前15位為C13020117900001的產品;(二)針灸針,包括但不限于國家醫保局醫保醫用耗材編碼前15位為C13020117900002的產品;(三)刃針,包括但不限于國家醫保局醫保醫用耗材編碼前15位為C13020117900003的產品;(四)梅花針,包括但不限于國家醫保局醫保醫用耗材編碼前15位為C13020117900004的產品。
此前,部分地區曾探索開展中醫針具類耗材集采。
江西去年開展了針灸針公立醫療機構聯盟集中帶量采購,并于今年5月開展了中選產品協議采購量確定工作。
此外,云南今年將開展曲靖市第六批醫用耗材(省內聯盟)帶量聯動擴圍采購,4月已對集采文件公開征求意見,將采購包括醫用針灸針在內等15種耗材集采。
數據顯示,2016-2022年我國中醫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從82.6億元增長至188.9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4.8%;2018-2022年我國中醫器械生產企業數量從555 家增長至1791家,復合增長率達34.03%。
伴隨中醫藥服務建設的深入,中醫器械市場也將進一步發展。
2023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中醫藥服務體系“揚優強弱補短”建設七大任務。
包括擇優遴選建設若干國家中醫醫學中心,實施若干國家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建設項目;建設一批國家中醫優勢專科,強化設備配備;以地市級中醫醫院為重點,建設130個左右中醫特色突出、臨床療效顯著、示范帶動作用明顯的中醫特色重點醫院;建設一批中醫康復中心,推動地方加強中醫康復科建設;布局35個左右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加強縣級中醫醫院“兩??埔恢行摹苯ㄔO;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建設等。
設備領域還特別提出,要開展中醫特色診斷治療裝備研究,研發中醫數字化輔助診斷裝備、中醫特色療法智能化裝備、中醫治未病現代化裝備。
02
耗材集采范圍仍在擴大
改革與鼓勵創新同步進行
根據各省公開披露的2025年集采安排,今年耗材集采還將有不少新動作。
除廣西牽頭的中醫針具類耗材集采外,福建將牽頭組織開展1-2類醫用耗材全國聯盟集采,積極參與其他省份聯盟采購。福建還明確,大力推進地市普耗集采改革,原則上具備條件地市至少承擔1項普耗全省聯盟集采任務,年底前全省集采藥品、耗材力爭達到800種、70類。
此外,湖南將牽頭開展高頻電動刀頭醫用耗材全國聯采。安徽將開展省級(含省際聯盟)藥品、醫用耗材各不少于1個批次,并且將持續推進大型醫用設備集采。
集采擴圍的同時,國家層面也提出要支持創新。
近日,國家醫保局價格招采司司長丁一磊發文指出,雖然集采有效控制藥品耗材費用增速,但減負騰出來一定的費用空間,既要用于吸納更多的好藥新藥進入醫保,還要用于促進新醫療技術項目進入臨床應用,一定程度分流了對現有價格項目的支持。醫保部門也希望醫療機構多支持集采,多支持控制不合理費用,這樣社會和醫保才更有意愿和能力接納醫療價格合理上調。
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處理好集采改革、支持創新與上調醫療服務價格的關系。堅定不移推進集采改革,擠出虛高藥價空間,為更好支持創新藥、新醫療技術、上調現有醫療服務價格創造客觀條件。在人民群眾和醫?;鹂傮w負擔可承擔的前提下,平衡好創新藥、新技術和醫療服務的發展需要。
集采提質擴面之下,對于器械企業而言,找準降本增效與創新發展的平衡點顯得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