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蘇吳中(*ST 蘇吳,600200)因多重財務危機被推向退市邊緣,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01
從“童顏針神話”到退市懸崖
2025 年 2 月,江蘇吳中因信披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4 月升級為 “重大違法強制退市風險”。審計機構對其 2024 年年報出具 “無法表示意見”,直指三大問題:
7.69 億資金被占用:控股股東復基控股關聯方通過應收賬款、票據等方式非法占用資金,占凈資產比例超 5%。這一操作導致公司貨幣資金從 2024 年末的 11.52 億元驟降至 2025 年一季度的 1.68 億元,短期償債壓力陡增。
2.42 億騙稅案懸而未決:全資子公司吳中進出口在 2011-2018 年間協助騙取出口退稅,雖已退繳非法所得,但案件尚未判決,可能觸發重大違法退市條款。
審計雙拒簽: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對財務報告和內控報告均拒絕發表意見,指出貿易業務 10.27 億元應收賬款逾期、銀行賬戶凍結等治理缺陷。
盡管代理韓國童顏針AestheFill在2024年貢獻3.5億元收入(毛利率82.89%),但醫美業務僅占公司總營收6.64%,難以對沖醫藥主業54.9%的暴跌。
據悉,2025 年一季度公司凈虧損 7032 萬元,經營現金流為 - 9.24 億元,債務利息支出是收入的 15 倍,現金流瀕臨枯竭。
截至 5 月 6 日,公司股價從年初的 8.96 元暴跌至 3.04 元,跌幅達 66%,市值僅剩 22.79 億元。退市公告發布日成交額僅 120 萬元,流動性近乎凍結。若證監會最終認定 “重大違法”,公司將面臨強制退市,市值可能歸零。
02
黃金時代落幕,
“醫美三劍客”轉型陣痛加劇
如果說江蘇吳中的遭遇是個別企業因治理塌方逼近退市懸崖的警示標本,那么曾經撐起醫美行業黃金時代的 “醫美三劍客”—— 昊海生科、華熙生物、愛美客,正陷入轉型深水區的集體焦慮,在業績滑坡、監管承壓與戰略調整的多重考驗下舉步維艱。
1
昊海生科:實控人立案引發信任危機
5 月 7 日,昊海生科實控人蔣偉因涉嫌內幕交易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其與配偶合計持股 45.82%,身家約 73 億元。盡管公司強調 “不影響日常運營”,但 A 股次日低開近 5%,港股一度暴跌 7%。
更深層危機在于業績結構性矛盾:醫美業務依賴玻尿酸(2024 年收入 7.42 億元,占比 62%),但增速從 2023 年的 95.45% 驟降至 23.23%;眼科、骨科因集采價格腰斬,2024 年營收同比下滑 11.6%。機構預測,若人工晶體集采影響出清,2025 年凈利潤或僅 4.8 億元,較 2023 年峰值縮水近 40%。
2
華熙生物:業績暴跌暴露轉型陣痛
被業界稱為“玻尿酸大王”的華熙生物最近的日子也同樣沒那么好過。
2024 年,華熙生物凈利潤同比暴跌 70.59% 至 1.74 億元,核心業務 “皮膚科學創新轉化” 收入下滑 31.62%,占比從 70% 驟降至 47.92%。在轉型糖生物學與細胞生物學未見成效的同時,管理層薪酬總額逆勢增長 71.23%,被指 “戰略失焦”。
2025 年一季度,公司營收同比下降 20.77% 至 10.78 億元,凈利潤腰斬至 1.02 億元,創近四年最差單季表現。
核心矛盾集中于:
戰略投入拖累短期利潤,管理變革、供應鏈改造及研發合計投入超 2.7 億元,凈利率從 2023 年的 18.2% 降至 9.38%;
消費端持續承壓,占比超 70% 的皮膚科學業務受市場競爭與消費降級影響,仍處調整周期,2024 年計提減值 1.89 億元,存貨周轉天數增至 121 天;
激進改革引發爭議,董事長趙燕親抓業務但未能消除 “偏離玻尿酸核心優勢” 的質疑,高管薪酬與業績背離問題加劇市場擔憂。
3
愛美客:逆市擴張暗藏挑戰
愛美客雖然跌幅稍緩,但也難逃增長困境。2024年營收增速降至5%的歷史低點,明星產品“嗨體”價格腰斬至200元,雖然仍能賣出3.14億元,但溶液類和凝膠類注射產品增速均跌至個位數,過度依賴大單品弊端顯現。
3月以13.79億元收購韓國REGEN Biotech 85%股權,獲得其PLLA微球技術與東南亞渠道,計劃18個月后全資控股,試圖通過收購來切入新賽道。但風險同樣存在:收購資金占賬面現金的72%,若整合不及預期可能拖累現金流;且韓國市場競爭激烈,REGEN 2024年凈利潤僅1200萬美元,估值倍數高達85倍。
03
監管高壓與行業洗牌加速
2025 年醫美行業正經歷史上最嚴監管周期,從國家藥監局對再生材料審批的嚴格把控到十一部門聯合打擊 “黑醫美” 行動,合規成本大幅攀升。
以江蘇吳中為例,其全資子公司吳中進出口因歷史騙稅案被刑事追責,直接觸發退市風險,凸顯合規性缺失的毀滅性后果。與此同時,頭部企業如昊海生科因實控人被立案調查引發信任危機,反映出資本市場對合規經營的零容忍態度。
監管趨嚴倒逼行業洗牌,中小機構淘汰率預計超 30%,而具備全鏈條合規能力的企業將搶占市場份額。例如,高德美憑借塑妍萃的全球 25 年臨床數據和 “三正規” 認證體系,在童顏針市場競爭中建立差異化優勢。未來,合規能力將成為醫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產品研發、生產到終端服務的全流程合規管理將成為生存標配。
江蘇吳中事件猶如一面棱鏡,折射出醫美行業在野蠻生長與合規轉型十字路口的深層矛盾。當資本泡沫退去,真正的行業價值將回歸技術創新、合規經營與用戶價值創造。合規是底線,創新是天花板,當低價競爭與政策收緊疊加,唯有技術突破與全球化布局方能破局。這場生死競速中,誰能率先穿越周期,或許將決定下一個黃金十年的歸屬。